今年以来,三十七处始终将市场化精益化“六精六提”融合管理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“金钥匙”,通过顶层设计优化、全流程管控升级、全员创新赋能,实现管理效能与经营效益双提升,为企业在度危求进中筑牢根基。
体系化筑基,构建全链条管理闭环。三十七处坚持“制度先行、机制护航”,搭建管理体系。他们按照能源集团、山能建工集团要求,先后召开2次专题推进会议分解整改事项,围绕降本增效主题,针对闲置房产盘活、劳务及专业分包等关键领域召开4次精益项目专题会,形成“问题导向—措施制定—责任落实”的推进路径。项目选题聚焦施工全链条痛点,通过“专业条线摸排+跨部门论证”,立项23个精益大项目和创效课题,覆盖安全、质量、成本等核心领域。为提升全员精益素养,开展32期理念宣贯与工具应用培训,覆盖703人次;调研5家专业咨询机构引入外部智力,为现场诊断和6S管理优化提供支撑。宣传上,通过宣传栏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表报道20余篇,将精益理念与降本增效、“五转五增五提升”等活动融合,营造浓厚氛围。
分领域攻坚,释放降本增效动能。安全生产推行“科技+制度”管控,编制安全培训教材,深化“巡视二维码”等平台应用,修订6S管理标准,依托“智慧工地”及新疆、陕蒙驻点督导,完成鲁西项目部凤凰山铁矿、济南分公司白银光伏等3个项目安全评价。357项工期节点中346项达标,延期项目规范处理。质量管理以“杜绝返工,一次成优”为目标,建立“周调度+月通报”机制,依托《建筑工程典型质量问题防治手册》形成闭环,发布6期典型质量简报。编制13册《施工工艺标准手册》等文件,完成泰安东平港二期等9个项目完成预验收,4个竣工交付且均一次顺利验收通过。生产、财务、招采、资产盘活、结算优化等成本管控累计降本超6000万元。
以创新驱动,激活全员创效活力。23个精益项目中,《深化技术创新,聚力降本增效》课题成果突出,10项科技项目签订计划任务书,推广山地微孔灌注桩等“四新”技术及BIM技术,屋面排水系统优化等举措创效22.94万元,累计课题创效1319.96万元。群众性自主改善活跃,员工通过QC、“五小”活动等申报52个项目,创效37万元。对2024年19个精益课题在全处通过OA、微信工作群以及技术负责人会议进行成果分享和内部推广;并结合荣信、白银等新开工程项目实际,将以往年度评选出的群众性自主改善A级及可推广项目在项目现场积极宣贯和推广,效果显著。机制保障上,人力资源、内部资金、物资供应和设备租赁(周转材料)等四大要素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完善,实现创效880万元;薪酬改革实现工资总额与利润联动,差异化分配向一线倾斜,激发全员价值创造热情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。下一步,他们将聚焦精益项目与创效课题,深化精益管理,规范市场化运作,完善考核办法与闭环机制,充分发挥专业团队作用,强化专项督导,以标杆引领结对帮扶,不断夯实基层基础,全面提升工作质效。